鼓励企业结合行业生产特点和对空气质量的影响,采取季节性生产调控措施。
制定汽修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推广低VOCs含量产品在汽修行业的应用,色漆使用水性涂料,中涂、底漆使用高固分涂料。修订《上海市饮食服务业环境污染防治管理办法》。
为推进上海市环境空气质量持续改善,确保打赢蓝天保卫战,上海市生态环境局近日印发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计划,明确上海市今年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目标,即PM2.5年均浓度稳定达标,并力争进一步下降,各区PM2.5年均浓度达到或优于去年,空气质量优良率(AQI)达到80%左右,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气。工作计划还明确了上海市今年大气污染治理重点工作任务。强化新生产销售发动机和非道路移动机械管理。深化长三角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也是今年的重点工作之一。今年,上海市将开展新一轮工业企业挥发性有机物(VOCs)深化治理,深入查补短板,强化源头防控、落实全过程管理,巩固上一轮VOCs综合治理成效。
建立区域执法互督互学长效工作机制,在内河船舶、柴油货车方面尝试开展区域联动执法,探索搭建移动源监管数据互联互通平台。按照相关工作方案,完善工业炉窑大气污染综合治理管理体系,年底前完成工业炉窑清洁能源替代66台,淘汰17台,深度治理24台,实现工业炉窑稳定达标排放。这种由村网格员发现,乡镇网格大队负责人吹哨,县生态文明建设网格化服务管理中心整合各类资源的模式,打破部门藩篱,实现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纵向到底。
政府要对保护和改善环境有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按照相关规定给予表彰和奖励。根据《规定》,我省对县级以上党委政府生态环境保护考核评价制度也有要求。对因工作不力,造成生态环境损害和突发环境事件的,依法追究责任。在大生态环保的格局下,《规定》还引导省总工会等人民团体,南昌海关、省税务局等中央驻赣单位以生态环境问题为导向,突出事前、事中、事后的全过程监管,做到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职责横向到边。
插花地带垃圾成堆。责任全面厘清,做到职责横向到边4月21日晚,宜丰县天宝乡一村民发现附近河水浑浊,立即向有关部门反映情况。
组织辖区内各单位和居民开展环境综合整治,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抓好生活垃圾、污水处理,加强农村饮用水水源保护。县级及以上政府要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加大生态环境保护投入,采取措施改善环境质量,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监管执法能力建设、应急管理、监督管理和生态环境保护宣传教育,建立健全跨行政区域协调机制。宜丰县职能部门既做到共同发力、形成合力,又做到权责明晰、各司其职,这得益于《规定》详细厘清了各职能部门的职责。同时,我省还在各级人大、政协、纪委监委等部门职责中强化监督职能,督促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职责落到实处。
全省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部门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管发展必须管环保、管行业必须管环保、管生产经营必须管环保的要求,全面厘清工作责任,做到职责横向到边。这是宜丰县党委政府落实《规定》,提升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精细化水平的生动实践。党委政府带头,实现责任纵向到底3月13日,宜丰县石市镇一村民把粪便直接倾倒进水库进行肥水养鱼,这一情况被村网格员投诉至石市镇人大主席团主席、乡镇生态文明建设网格大队负责人卢兴亮,他通过现场调查并与镇党委书记、镇长商榷后,认为肥水养鱼不仅牵涉水污染问题,还涉及水产养殖法规等,需要向宜丰县生态文明建设网格化服务管理中心吹哨。今年年初,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江西省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责任规定》(以下简称《规定》),通过19条规定和省直有关部门责任清单,规定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党委政府是关键,推行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实现责任纵向到底。
22日一大早,宜丰县生态文明建设网格化服务管理中心立即召集林业局、水利局、生态环境局,联合天宝乡、潭山镇有关人员一起前往事发地,经过数日调查,发现问题源于当地群众审批采伐树木后,违规造林造成水土流失。其他有关负责同志在职责范围内承担相应责任。
党委不仅要完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考核评价机制,还要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责任追究力度。省林业局负责林业开发领域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督促指导相关单位强化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落实生态环境保护、污染防治措施
针对这一情况,广东省东莞市决定在一定期限内实行高额奖金激励机制。重点针对磷化、酸洗、电镀等加工行业的排污乱象,在石马河流域的塘厦、凤岗、清溪、樟木头4镇实施为期一个月的举报奖励政策,最高奖励从此前的8万元提高到50万元。石马河水质明显改善,旗岭国考断面总磷从0.8毫克/升以上,降到0.4毫克/升达标线以下。部分地区还存在环境执法不到位,或行政干扰执法等情况,光靠行政和司法措施很难解决全部问题,因此,公众参与和监督尤为重要。构建社会组织和公众共治大格局生态环境部执法局有关负责人表示,《意见》的出台,是实现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举措。《意见》的出台,将从国家层面,进一步完善举报奖励制度顶层设计,推动地方全面建立实施这项制度。
2019年,各地举报奖励预算总额达1282万元。有的地方针对当地多发的生态环境违法行为制定了特定领域的举报奖励规定。
生态环境部日前印发了《关于实施生态环境违法行为举报奖励制度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指导各地建立实施生态环境违法行为举报奖励制度,并要求各地向社会公开当地举报奖励的有关规定、举报途径和渠道等。马军说,环境违法行为往往涉及利益,对于举报人来说,人身安全、个人信息严格保密至关重要。
2020年底前,设区的市级生态环境部门建立并实施举报奖励制度。《意见》从制度上强调了举报人保护,希望在这方面能认真执行、严格落实。
各地实施举报奖励制度将物质奖励与精神奖励相结合,发挥举报奖励的带动示范作用。如东莞市专门出台《举报奖励保密工作指引》等文件,不再要求实名方式举报,举报人提供有效的手机号码即可领奖,最大限度打消举报人疑虑。目前,企业的非法排污行为越发隐蔽,举报人需要花费大量时间、物力等才能了解情况。举报生态环境违法行为的,不但将有物质奖励,还可能有荣誉证书、荣誉称号等精神奖励。
群众举报生态环境违法线索是环境监管执法的金矿,通过充分发动群众、依法有序参与,可有效弥补基层生态环境执法监管的短板和盲区,切实解决人民群众身边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也是进一步加强和规范事中事后监管的重要途径。因此,奖励将能调动更多人的积极性。
鼓励探索使用电子支付等便捷方式发放奖金,方便举报人领取。重奖举报政策一经出台,公众参与热情空前高涨,短短一个月东莞市生态环境局通过12369环保举报热线、微信、来访等途径,收到近600条举报线索,最终梳理整合成有效线索76条,查实52条,累计发放奖金高达1350万元。
建立生态环境违法行为举报奖励制度非常重要。特别要优化、简化审核发放流程,减少获取不必要的个人信息,对举报人的个人信息严格保密,确保奖金足额发放。
2019年11月,石马河水质受工业企业偷排超排影响,总磷指标超标。2019年举报奖励预算总额达1282万元据统计,目前已有12个省级和133个设区的市级生态环境部门建立实施了举报奖励制度,省、市共出台了155件相关制度规定。通过实施举报奖励制度,鼓励公众参与生态环境保护,是构建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生态环境保护社会共治大格局的重要举措。有的地方设定了高达10万元的重奖。
有的地方生态环境部门与财政部门联合发文,将奖励经费纳入财政预算。生态环境部表示,2020年6月底前,省级生态环境部门建立并实施举报奖励制度。
通过有效精准打击环境违法行为,相关行业违法排污乱象得到有效遏制。对举报人的个人信息严格保密《意见》对举报奖励制度的基本思路、实施奖励的部门、奖励对象和获奖条件、奖励的范围和形式、违法线索审核确认、奖励发放程序、举报人保护、制度保障、资金监管、宣传培训等方面提出了意见。
有的地方在传统奖金奖励外,还通过微信红包等便捷方式发放奖励。公众环境研究中心主任马军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专访时表示,目前,我国生态环境形势依然不容乐观,部分企业环境违法行为屡屡发生。